信息网络中心
  学校主页旧站首页中心简介新闻公告信息化与教育网管法规网络导航资源下载网络办公远程在线  
网络服务
+ 有线网络接入服务
+ 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 身份认证服务
+ 一卡通服务
+ 办公自动化服务
+ 网站服务
+ 校园邮件服务
+ 故障报修流程
+ 虚拟服务器服务
+ 防病毒服务
【访 谈】全周期管理海量数据
时间: 2014/10/23 17:25:25  点击: 次 来源: 《中国教育网络》

——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业务中国区公共事业系统部部长刘耕

近年来,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高性能等理念,逐渐成为网络技术和教育信息化领域共同的关键词。自2012 年3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发布后,教育部明确提出采用云计算技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云教育开始正式成为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云教育作为云计算技术平台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是集教学、管理、学习、娱乐、分享、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全新概念,其发展的关键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以及优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享。就此我们采访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业务中国区公共事业系统部部长刘耕,请他分享华为在这一市场的经验。

《中国教育网络》:云计算对于高校科研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刘耕:与以往的信息化技术相比,云计算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运用、共享管理的基础环境。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构建提升了信息系统选择、规划、建设等工作的效率;同时,云计算可以实现高校内跨平台环境的支撑,使复杂的设备管理变得统一简单,为高校内各院系原有的个性化、异构的信息系统提供了统一平台。

随着近年来高校作为国家科研主战场的地位日益凸显,大数据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资产,高校科研数据密集型趋势更加明显。面对数据量呈现出曝炸式增长的态势,高校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将无法保证未来计算的需求和存储超出系统构架设计量时的性能。为此华为推出了教育行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海量数据存储、分析、容灾、备份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

《中国教育网络》:高校大数据应用与发展及其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关键点是什么?

刘耕: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将信息技术与高校 “教、学、研、管、服”等业务深度渗透,以创造更加“智慧化”的教育环境。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广泛收集各类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决策提供高效、详实和科学的决策参考。

《中国教育网络》:华为在帮助高校应对当前信息化应用变革方面有哪些优势?

刘耕:华为公司作为ICT 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都长期耕耘和服务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基于长期的ICT 能力构建和经验积累,可为教育行业信息化提供优势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如:敏捷校园网络解决方案、校园网络精细化运营解决方案、无线校园网络解决方案、教育行业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等。众多解决方案也成功服务于多所985/211高校,如:华为高端路由器助力CERNET三期全面提速、天津大学城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华东师大教育云一体化解决方案、西南民族大学智慧校园、湖北工业大学校园网全网改造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高校的实际需求,华为提出了超前的敏捷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在满足教育数字化、虚拟化的同时,更面向未来的,能够支撑高校未来5~10 年的科研和教学。敏捷校园着眼于提升师生网络体验、减轻网络管理者运维负担以及助力高校创新科研,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从运维、安全、创新角度提供了SVF(超级虚拟化)、移动校园、全网安全协防、SDN 可编程等特性。超级虚拟化和移动校园将整张校园网络虚拟成一台设备的功能极大减轻了网管部门的运维负担,敏捷交换机S12700 通过可编程技术让交换机集成了AC 功能,尤其是颠覆了传统有线和无线网分离的配置模式,可以将有线和无线设备进行深度融合管理,在用户接入网络时用户名与地点、验证方式、终端类型等进行匹配,更加灵活、便捷。

“基于公司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对教育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250 亿美金,平均每年保证营销收入的10% 用于研发新的技术,而去年该投入达到了14%,主要针对政企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华为有超过7 万名的研发队伍,在全球拥有16 个研发中心,建立了全亚洲最大的互联互通实验室,能够通过全球化的布局,保证产品技术的领先。华为还成立了2012 实验室作为华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引擎。包括5G、SDN 这些新技术都在进行预研。

下一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点将集中在大容量资源调度管理、网络设备运营管理、大规模服务器资源统一管理等方面,以云计算、SDN 为基础的万人规模桌面云、EB 级云存储的管理应用将成为高教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重点。借助优秀的团队、领先的技术趋势研究和对教育行业的战略投入,华为将进一步为高校科研信息化及全面信息化领先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卓越的未来。

上一条:【访 谈】霍健康:创新思路破解难题 加快信息化建设 下一条:【校园信息化】潍坊工程职院引入慕课促学生自学

关闭

 
 
版权所有: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2020
校本部网络服务电话:7684686   培黎校区网络服务电话:4919053   网络服务投诉电话:7601269